第66章 品评时局,重塑“月旦评”的风采

更新时间:2025-07-27 14:35 作者:丞相别浪 阅读量:3
    第六十六章品评时局,重塑“月旦评”的风采
    
      水榭书斋,人山人海。
    
      曹操做梦也不会想到,一个小小的水榭书斋,竟然有成百上千的士人跪坐在周围,人山人海,简直一副大儒讲学的情景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这种境况,就好像是十年前的汝南月旦评。
    
      要知道,“月旦评”如今虽然因为战乱,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,可它昔日的名声,端的上是响彻整个大汉。
    
      所称如龙之升,所贬如坠于渊。
    
      即便是曹操,二十年前,也为了求得月旦评的一个评语而绞尽脑汁…
    
      更莫说那一句流传后世的——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…”
    
      如今,映入眼帘的,“水榭书斋”、“开坛论道”、“学者如云”,这境况与昔日热闹、喧哗的“月旦评”那般的神似。
    
      曹操一时间,竟然心驰神往,若有所思,他算是琢磨过来了,易兄是打算在这十里桃林中,在这书斋水榭旁,品评人物,品评时局呀!
    
      这是要重塑“月旦评”的风采么?
    
      呼…
    
      曹操长长的呼出口气,不愧是易兄,果然,有魄力,有想法…
    
      不过要重塑月旦评的风采,谈何容易?
    
      单单是想法和魄力,这些远远不够,再说了,易兄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名声?不足以让这一干士子、儒生趋之若鹜吧?
    
      可…事实摆在眼前!
    
      水榭书斋被士子、儒生密密麻麻的包裹住,更有不少衣着华贵,远道赶来的大氏族家的子弟,似乎他们每个人对易小天的开坛授课都颇为期待!
    
      一时间,曹操有些搞不明白了?易兄哪来的这么大的能量?
    
      当然,曹操不会知道。
    
      易小天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,可是有一个人有,这个人若是振臂一呼,所有的士子、天下的儒生必定会趋之若鹜。
    
      此人正是,蔡昭姬的父亲,曾在太学经学院任职的蔡邕,蔡夫子。
    
      蔡邕,天下文人的领袖,洛阳太学的总教官,家中藏书三千余卷,他的一句话,足够让天下的士子、儒生归心!
    
      恰恰,这位蔡邕蔡夫子,他的性命还是易小天救下来的…
    
      开坛授课的这个想法,易小天都没有主动告诉他,蔡昭姬也只是在书信中蜻蜓点水的掠过了那么一句。
    
      蔡邕却时刻惦记着易小天的人情呢,当即振臂一挥,大加推举…
    
      一时间…
    
      这陈留郡、酸枣县的有间酒肆,吸引了乱世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学者、士人,甚至还有不少附庸风雅的名士,他们趋之若鹜!
    
      终于…
    
      千呼万唤,在数千人期待的目光中,易小天登台了!
    
      ……
    
      ……
    
      咳咳…
    
      微微有些意外…
    
      来听课的学子出乎意料的多呀?看着跪坐在水榭书斋四周,密密麻麻的学子…
    
      易小天竟然莫名的有些紧张。
    
      好在穿越前,经常给人授课,像什么百家讲坛,他都去过好几次了,易小天装逼的经验还是
    
    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