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谋

更新时间:2025-08-12 10:15 作者:棉小城 阅读量:9
    “吕相公……”赵昕却忽然开口问道:“孤有一事,欲请教相公……”“大王言重,但有所问,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!”吕夷简立刻持芴而拜。
    
      “今国家入中籴本为何物?”赵昕轻声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  入中,是由北宋所独创并独有的一种官营经济贸易制度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这个贸易制度,有点和后世的期货类似。
    
      但又不同,期货是指定商品,指定交割日期,标定价格。
    
      但入中是指定商品,只要交割到允许入中的地区,就可以拿到报酬——一张官方发给的有偿证券。
    
      然后商人再拿着这个证券来到汴京,找赵官家结算。
    
      结算方式,也不是直接给钱。
    
      而是按规定比例折算为茶、盐、香料、白银、黄金等硬通货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这一过程,被人称之为折博。
    
      一般来说,国家为了鼓励商人入中,所以常常会以高溢价来鼓励商人积极入中。
    
      按照入中地点的远近、关键程度,入中商品的折算方式也有很大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  像现在,沿边军州的粮食入中溢价率就高达七倍!
    
      也就说,只要能将价值一万贯的粮食送到沿边,回头就能在汴京兑现七万贯的盐、茶、布帛、香料、白银、黄金等硬通货。
    
      当然,这也是看着美丽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  实则,入中贸易的水很深。
    
      赵昕的前世,变法之时,王安石就说过:小贾不能入中,唯大贾能之!唯大贾始能!所以边籴之权制于大贾,故籴价高而官费重。
    
      实际上王安石说的还是很客气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 事实上,这些大贾的名字叫外戚、宗室、重臣。
    
      汴京城的界身巷,走进去看一看,那富丽堂皇,门面广阔,屋宇雄壮,望之森然,每交易动辄千万的一间间交引铺的主人是谁?
    
      去开封府一翻就能翻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  现在的话,肯定不是姓曹就是姓赵,可能或许还有姓吕的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这些铺子,每一间,每月吞吐的入中证券贸易量,少于五十万贯掌柜可以回家洗洗睡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 当然了,入中的水如此之深,赵昕现在是不会去动的。
    
      反而,他会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
    
      他只想利用入中贸易的特殊性,来为自己做点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  吕夷简哪里清楚这个,他一听,吓了一跳,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:“回禀大王,如今入中籴本为盐、茶、香料、白银、黄金及绢布、丝绸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  “那入中指定商品为何物?”赵昕想了想又问。
    
      “应是五谷、木料、羽毛、膏油等物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  “在入中籴本中加入一物……”赵昕轻声吩咐着。
    
      “何物?”
    
      赵昕微笑着道:“鱼干!海鱼干!”
    
      吕夷简不明所以的抬起头来,大宋什么时候能有大量海鱼干供应?这些玩意又卖给谁?
    
      但,他没有多问,反正,入中籴本加入一件新商品就加入呗。
    
      举手之劳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 商人们想不想要,那就是商人们自己的事情了
    
    

热门评论